鈺十三

【編】《阿德勒不生氣的教養法:媽媽不抓狂,孩子好好教》


老實說
我覺得若有人真能完全做到這本書中所說,那一定是非~~常的了不起,簡直非常人所能及了(作者也很清楚,所以在書後有提到,不用苛責無法完全做到的自己,只要每天有做到一點點,就都要為自己喝采)
但,我非常贊同作者的論點
她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大人們說話的語氣,會大大影響孩子
很多人都以為孩子還小,懂的不多
但我不這麼想,我認為,其實很多事孩子都懂,只是他們選擇隱藏、不表現出來,有可能是因為不想讓父母傷心難過,也有可能是出於恐懼所以只能努力藏起、壓下所有心情
當這些孩子長大,很多人可能會遺忘當時的事情,但那些傷痕卻會深深留在他們心上,導致日後他們會不自覺地針對某些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或是用曾經被對待的不愉快方式去對待別人
這些「不成熟」大人們的行為、情緒反應並非在當下瞬間形成,而是從小「累積」而成的,而這些負面累積就有可能是來自於他周遭大人們無心的一句話
都說「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如果我們對成人朋友都能有這般警惕,為什麼對孩子就能肆無忌憚地暢所欲言呢?
「你真的很聒噪!」「你真的很煩!」「你怎麼會這麼沒用?」「你為什麼老是講不聽?」很多父母常會不經意地脫口而出這些話,但這些話卻有可能會讓孩子以此來形塑自我,結果本來不聒噪的孩子就真的變聒噪了,本來很有用的孩子就變沒用了,本來很聽話的孩子就變得不聽話了
正因為孩子視父母為天、容易受到父母一言一行的影響,做父母的在與孩子對話時才更要留點心
誰都不喜歡被批評,誰都希望受到鼓勵,孩子也是一樣
鼓勵不同於讚美,鼓勵是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都有在關注他們、支持著他們,孩子便會因而獲得勇氣,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也相信父母是永遠和自己在一起
這麼一來,親子間就能建立起親密的良好關係,而這,才是教養最終且主要的目的(那個什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基本上不在這本書的討論範圍內XDDDD)
而且這樣的方法不僅可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同樣也可以用在學生甚或下屬身上(本書的作者就是位老師,書中她就以自己教學現場的實際經驗舉例說明)
這本書的主旨說穿了,就一個:改變說話的方式與語氣(不只對小孩,我覺得對所有人都是)
但如果單只是這樣,未免太抽象,畢竟說要改變語氣很簡單,但具體來說到底要怎麼改?又有什麼語氣是NG的?
例如孩子一直打電動時我們可以說:「時間快到囉,要留意一下時間喔。」而不是劈頭就罵:「你要玩到什麼時候!」
又例如孩子常常會忘記帶第二天上課要用的東西,比起責罵他:「你為什麼老是丟三落四的!」我們可以改說:「明天該帶的東西準備好了嗎?和媽媽(爸爸)一起再檢查一遍吧!」
比起直接的責罵,讓孩子出現反抗、不平的情緒,用鼓勵的方式或許更能收到效果
雖然我不是人母,無法站出來拍胸脯保證說:「這方法我用過,沒錯!很有效!」
但我可以為人子女的身分說,這方式對我絕對有效!

评论